青年說 | 砸鎖搶球場跳舞 廣場舞老人豈能成 “地霸”?
近日,據媒體報道,一群大爺大媽用錘子砸鎖,沖進足球場搶占場地,正在進行的小學生足球比賽被迫終止,事件引發輿論一片噓聲。
廣場舞是一種老年人喜聞樂見的鍛煉和娛樂方式,但鍛煉不能被當作干擾球場秩序的“擋箭牌”,人多勢眾也不能成為砸鎖鬧事的“護身符”。此番行為,既反映了這群人規則意識的淡薄,也映射出其道德素質的缺乏。
砸鎖搶球場跳舞,占了場地也占不了理。據媒體報道,球場是暫由小學管理維護,足球教練比賽前已經提前進行申請,球場管理員也和跳廣場舞的老人們進行了交涉。大爺大媽砸門而入,是將個人利益凌駕于管理規則之上。足球場是公共場所,不是可以肆意放縱的私人空間,在有球場管理員的情況下,使用權歸誰不是大爺大媽們的“一言堂”,更不是“誰老誰有理”。若縱容這種用粗暴簡單的方法來搶場地使用權的惡行,那坐車一個多小時來踢球的小球員們的損失,誰來補償?
砸鎖搶球場跳舞,“賠了”氣度又“折了”素質。據媒體報道,社區附近也有跳舞的廣場,大爺大媽撬鎖已是“常犯”。有場地不去,卻偏要來搶正在使用的足球場地,這已經不是老生常談的場地供需不對應的問題,而是單純“不服氣”、“憑什么”情緒發酵下的宣泄行為。在足球教練看來,給球場上鎖,一是維護小球員的安全,二來也能防止足球踢傷到路人。但在跳廣場舞的人眼中,這也許變成了針對他們的挑釁。于是,他們拎著錘子,拖著音響,占了場地,擾了秩序,一群比賽的小球員不得不給這群“場霸”讓道,被這種蠻橫行為弄得“有苦說不出”。
砸鎖搶球場跳舞,砸掉的是規定,踩下的是文明。在提倡全民健身的當下,讓足球場能夠踢足球這一目標能夠實現,不僅離不開設施的完善,更需要鍛煉者樹立規則意識,遵守公序良俗。同時,相應的處罰措施也應跟上腳步,對相關行為者進行管理和懲處,別讓這事悄無聲息的就“草草了結”。
作者:劉一姍(重慶大學)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采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hualongbaoliao,報料QQ:3401582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