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評線】兩江評 | 讓特色小鎮真有“特色” 讓區域發展真有看點
近日,重慶市發展改革委發布了《重慶市促進特色小鎮規范健康發展的實施方案》,其中提到“將特色小鎮作為全市各類改革的試驗田和政策集成地,探索運用多種方式對特色小鎮的創建培育予以政策支持。”結合我市實際,“十四五”期間將培育30個特色小鎮。
特色小鎮打造若落到實處,可以點帶面,以星星之火,勢成燎原。若似是而非,則容易千篇一律,泯然眾人,反而浪費了資源和時間。
目前,重慶市已經形成了一批特色小鎮,如榮昌安陶特色小鎮,新立柑橘特色小鎮,酉陽龔灘古鎮、龍潭古鎮,呈現出與眾不同的勃勃生機。追本溯源,特色小鎮要真有特色,可以始于“靈光一閃”,但不能全憑“靈光一閃”,一定要有它的脈絡和規律。
打造特色小鎮,文化是根。
歸根到底,“小鎮”的落腳點是地域,對一個地域來說,最本質的東西是文化,其他因素都是從這個特質衍生出來的,如果認識不到這一點,無論是基于何種思路的“特色小鎮”,都可能是水中月、鏡中花。所以在打造“特色小鎮”過程中,要緊緊抓住地域文化之根,提煉出最符合地域發展的精氣神,這種精氣神一方面可以增強小鎮干部和群眾的凝聚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強小鎮文化和產業吸引力。每一個地方的文化都有其獨到處,抓住這種“獨一無二”,才能真正做出“特色”。
打造特色小鎮,產業是骨。
沒有產業發展,文化傳播就無法找到相應載體,也無法完成由虛到實的轉變。但產業并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一方面,產業的選擇要與文化相適應,要依托文化特質尋找適合自己的發展產業,做到點石成金。找到適合地域“個性”的產業,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又是一件繞不開的事情。另一方面,特色產業形成之后,還需要吸引其它配套產業,將產業的集聚效應發揮到極致,這樣才能真正將特色產業做優做強,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得一席之地。
打造特色小鎮,創意是魂。
如果說文化的提煉是戰略,產業的選擇是戰役,那創意的應用就是戰術了。特色小鎮的基礎是“小鎮”,但重點是“特色”,特色離不開“創意”。好的創意可以將地域已有的文化和集聚的產業融合起來,形成合力,并實現地域發展的突破。創意是寶貴而稀缺的,需要我們打破條條框框,有時還免不了摔爛一些“壇壇罐罐”,面對已經形成的固定思維模式敢于自我反省,自我突破,自我革新。當然,好的創意的實現,離不開一群真正專業的人才,將他們吸引到特色小鎮來,形成頭腦風暴,才有助于為特色小鎮的創意發展注入活水。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特色小鎮的打造就是要形成一批個性鮮明、潛力巨大但又同頻共振的發展區域,從細處落筆,結合自身特色因地制宜。從大處著眼,互補共融,抱團取暖,連成一片,讓特色小鎮真有“特色”,讓區域發展真有“看點”。
作者:史方釗(酉陽縣)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采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hualongbaoliao,報料QQ:3401582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