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評線】兩江評 | 雙城經濟圈發展持續向好 助力川渝雙雙飛
2022年一季度,160個共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重大項目已開工149個,累計完成投資3730.7億元。在現代基礎設施項目方面,合力建設現代基礎設施網絡項目40個、已開工38個;在現代產業項目方面,加快現代產業體系建設項目72個、已開工66個;在科技創新項目方面,增強協同創新發展能力的科技創新項目30個、均已開工;在文化旅游、生態環保及公共服務項目方面,18個項目已開工15個,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重大項目建設實現良好開局。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著力點在兩地整體無縫融合。重慶和四川本著“兄弟齊心,其利斷金”的坦誠,切實做到統一謀劃、一體部署、相互協作、共同實施,共同推動川渝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川渝山水相連,自然地理上不可分割,通過打破影響兩地發展的藩籬,共建區域統一市場,加快現代產業體系建設,增強協同創新發展能力等方式,突出重點、對準焦距,找準穴位、擊中要害,使得兩地形成了齊心協力互相搭臺,同唱“雙城記”,共建“經濟圈”的“二人轉”。非常有力地詮釋著,川渝不僅是一家人,更是一家親。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重點在基礎設施和科技創新。區域經濟社會的發展,必須以項目作為牽引,由點及面地帶動整體經濟的高速發展。因此,在謀篇布局上,要重點突出;在發力攻關上,要精準無誤,才能起到四兩撥千斤的作用。從今年第一季度的項目推進看,基礎設施和科技創方面的項目,占了近七成,這是培育新的戰略支撐,搶占有利戰略位勢的謀遠之舉。而這兩類項目推動的最大看點,就在于后勁剛猛,能有力拉動兩地其它項目的做大做強做好。可以預見,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未來,一定會越來越美好。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核心在謀求高質量發展。“眾智之所為,則無不成也。”成渝地區是我國西部人口最密集、產業基礎最雄厚、創新能力最強、市場空間最廣闊、開放程度最高的區域,在全國一盤棋新格局中具有獨特而重要的戰略地位。換句話說,川渝的高質量發展情況,決定著全國高質量發展的成色和質量,應該不斷提升重慶、四川的綜合能級和國際競爭力,以大帶小、以點帶面、以城帶鄉,形成特色鮮明、布局科學、集約高效的發展格局。而建設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核心動力,就在于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兩年來,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聚焦重大項目建設,成效明顯,建樹頗多,使得川渝經濟社會發展不斷穩中向好。
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是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新發展格局的重大舉措,作為川渝發展舞臺上的主角,兩地人民應該攜手同行,共創輝煌。
作者:肖水泉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采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hualongbaoliao,報料QQ:3401582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