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評線】兩江評 | 走出打擊電信網絡詐騙的治理困境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加強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違法犯罪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對加強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違法犯罪工作作出安排部署。
當前,電信網絡詐騙不是簡單的社會治安問題,而是復雜的社會治理難題,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已成社會共識,是守住群眾“錢袋子”的現實需要,《意見》的出臺有利于協調各方力量,走出打擊電信網絡詐騙的治理困境。
“天下無詐”是大家都期待的美好的愿景。電信網絡詐騙一旦成功,追回損失的難度較大,快破案不如不發案,多追贓不如不受騙。我國網民規模數量龐大,《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21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10.32億,較2020年12月增長4296萬。一些網絡“新用戶”面對詐騙“老套路”難免會上當受騙,“天下無詐”這個愿景的實現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而防患于未然才是減少詐騙最有效的途徑。因此,《意見》從強化技術反制、預警勸阻、宣傳教育等三個方面,全面落實“防范為先”理念,為群眾筑牢防范詐騙的制度防線。
開辟技術反詐新賽道是打擊電信網絡詐騙必須跟上的節奏。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通報,從通訊網絡通道看,利用虛假App實施詐騙數已占總發案數的60%,不法分子開始大量利用秒撥、VPN、云語音呼叫以及國外運營商的電話卡、短信平臺、通訊線路實施詐騙。詐騙作案手法和技術不斷玩出新花樣,防不勝防。既然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手段在翻新,我們也應該組建打擊電信網絡詐騙的專業隊伍,并通過大數據分析研判等方式開辟技術反詐新賽道,對電信網絡詐騙實施精準治理和打擊,為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違法犯罪行為提供強大的技術支撐和技術威懾。
全鏈條的閉環打擊才能找準治理電信網絡詐騙的“命門”。電信網絡詐騙犯罪作案隱蔽性強、資金流向復雜,這就需要行業主管部門加強行業監管源頭治理,相關單位配合做好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全鏈條的打擊,打破信息孤島,釋放大數據在打擊電信網絡詐騙中的潛力。《意見》的出臺有利于補齊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工作的短板和弱項,在統一制度安排下,將社會各種資源整合起來,提升協同治理能力和效率,最大程度地防止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守護好群眾的財產安全。
作者:司旺旺(北碚區)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采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hualongbaoliao,報料QQ:3401582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