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評線】兩江評 | 以中國方案書寫保護地球的亮眼答卷
今年4月22日是第53個世界地球日。從1970年發起至今,全球已有190余個國家參與其中,這說明在經濟全球化不斷深入發展的同時,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也逐漸成為共同的意識和擔當。
問題凸顯,保護地球刻不容緩。地球上蘊含著豐富的自然資源,經過30億年的進化,形成了最適宜當今人類生存的生態系統,因此“地球是我們唯一的家園”并非口號,而是最真實的現狀。然而,近幾百年以來,全球經濟突飛猛進的同時,也衍生了一系列地球問題。聯合國環境規劃署2022年最新發布的前沿報告《噪音、火災和物候不匹配:新興環境問題》指出,喧囂的城市噪音、頻繁且愈演愈烈的山火、野火正日益威脅全球公共衛生,而物候錯配這一自然系統中各生物生命周期的“節律”紊亂問題,正在造成嚴重的生態后果。除此之外,水資源污染、臭氧層破壞、垃圾成災、土地荒漠化……一系列的環境問題不勝枚舉。因此,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已經刻不容緩,必須所有國家各顯擔當,每個個體各盡其能。
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中展現大國擔當。中國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實體,一直秉持著“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以貢獻者、引領者的身份積極參與全球生態治理。從聯合國巴黎氣候大會上提出《巴黎協定》四點建議到G20杭州峰會達成《二十國集團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行動計劃》;從提出碳達峰碳中和的“雙碳目標”到提出“人與自然是命運共同體”;從綠色“一帶一路”到綠色“北京冬奧”……中國方案和中國智慧一直閃耀在全球生態文明建設的全過程。
積極實踐,美麗中國成績卓越。中國既是全球生態治理方案的提出者,更是勇為人先的實踐者,并且在實踐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建立自然保護區、防沙治沙、不斷削減碳排放、退耕還林、禁漁……一項項久久為功的舉措,最終呈現出的是毛烏素沙漠變森林的奇跡、云南野生象群漫步森林、長江江豚與游人嬉戲等一幅幅和諧動人的生態畫卷。積極實踐,中國不僅為全球生態治理提出了答題思路,更展示了成績亮眼的答卷。
“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同樣,人不負地球,地球也定不會辜負每一個人。在地球日,我們作為個體,更要讀懂中國方案,助力中國智慧,積極參與每一項生態治理實踐,助力中國在全球生態治理中交出更高水平的答卷,進而助力中國走向生態興、產業興、國家興的發展大路。
作者:蒼梧(兩江新區)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采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hualongbaoliao,報料QQ:3401582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