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評線】兩江評 | 古詩詞傳承與創新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作為一個擁有五千年文化的大國,古詩詞幾乎貫穿了每一個朝代,從詩經到唐詩宋詞傳承著中華民族最美麗的文化瑰寶,孕育出了中國人溫潤深厚的情感體系,也代表著每一個中國人的精神追求。隨著時光流逝,在世界多元化發展的當下,古典詩詞熱在傳承與創新中持續升溫,但是如何讓古詩詞更好地融入我們的生活,綻放出獨特的文字魅力,還需要根據當下國情來進行思考。
加強陣地建設,激發教育活力。學校是青少年學習成長的搖籃,教育推動著中國文化如同火炬接力般代代相傳。目前我國在基礎教育中大量增加了古詩詞收錄,在教學模式上也開始慢慢轉變思路,從單一的背誦古詩詞到情景模擬、活動交流等多元模式,讓青少年能夠更好理解古詩詞中蘊含的民族精神和文化內涵,要做到不只是能讀能寫,還要運用到自己的生活中,提升心靈的修養。當下,正是國風潮流踴躍之時,學校也要抓住機遇,發揮出陣地的優勢,激發青少年學習古詩詞的活力,讓更多國風文化涌入課堂之上,將古詩詞更好地傳承下去。
發揮媒體作用,創新傳播方式。在新媒體時代,多種多樣的娛樂節目、短視頻吸引了國民的目光,在外來文化的沖擊下,我國更是要堅守優秀的傳統文化,呈現出更好的節目來創新性展現古詩詞經典,例如《中國詩詞大會》《經典詠流傳》《中華好詩詞》等文化節目,都點燃了國民對古詩詞學習的狂熱浪潮,這些節目都在推動古詩詞進行創新發展,目的就是吸引更多年輕人開始熱愛古詩詞并且將其更好地傳播出去,讓更多海外華人與外國友人也能感受到古詩詞的魅力,將中國文化的種子撒向世界。
結合文旅發展,深感實地情懷。跟著古詩詞去旅游,用文化帶動經濟發展,是當下許多地區都在推出的一種旅游理念,將古詩詞文化與自然景觀相結合并推出多種文旅產品來提高市場競爭力,或是當地景區開發出與古詩詞結合的旅游路線等,這些舉措都能夠更好地將古詩詞更加具體形象、接地氣,也能吸引更多游客前來旅游打卡,促進旅游經濟的發展,讓各地的城市名片都能沾染上古詩詞文化的內在底蘊,同時也要注意在融合的過程中要保留好歷史文物與自然景觀,用最淳樸的景色來展示最真實的古詩詞文化。
人壽百年,紙壽千年,在中國文化漫長的發展旅途中,古詩詞用最簡練、經典的語句將各朝各代的歷史保留了下來,這是文化的傳承。在新時代新階段的我們,更是要保護和傳承好古詩詞,要讓這些文字融合到每一個中國人的心中,激發出屬于我們自己的浪漫情懷,讓古詩詞中所體現出的家國情懷、風土人情、處世之道傳播出去,為我們的子孫后代保留出中國文化中最寶貴的文字財富與精神力量。
作者:孔雯莉(大渡口)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采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hualongbaoliao,報料QQ:3401582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