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評線】兩江評 | 挑戰極限 中國探秘地球之巔
5月4日,我國“巔峰使命2022”珠峰科考的13名隊員成功登頂,并成功架設全球海拔最高的氣象觀測站,實現了珠峰極高海拔區氣象梯度自動觀測和數據傳輸。這是我國珠峰科考首次突破8000米以上海拔高度,在青藏高原科學考察研究史上具有重要意義。
青藏高原是世界屋脊、亞洲水塔,是地球第三極,也是我國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戰略資源儲備基地,是中華民族特色文化的重要保護地。我國一直高度重視青藏高原氣候環境變化及相關科學研究,這次科學考察研究,聚焦水、生態、人類活動,揭示青藏高原環境變化機理,優化生態安全屏障體系,對推動青藏高原可持續發展、推進國家生態文明建設、促進全球生態環境保護將產生十分重要的影響。
護航青藏高原生態文明高地建設。
珠峰是青藏高原的標志,從科學角度來講,青藏高原氣候環境變化對世界其它地區而言,可謂是牽一發而動全身。此次珠峰科考計劃首次應用先進技術,圍繞西風-季風協同作用、亞洲水塔變化、生態系統與生物多樣性、人類活動等重大科學問題,揭秘氣候變暖背景下珠峰極高海拔區環境變化規律、溫室氣體濃度變化特征及生態系統碳匯功能、人類對極端環境的適應特征,實現地球系統科學研究的新突破,提出珠峰自然保護創新科學方案,著力解決青藏高原資源環境承載力、災害風險、綠色發展途徑等方面的問題,服務青藏高原生態文明高地建設和第三極環境保護及綠色發展,為守護好一方凈土、建設美麗的青藏高原作出新貢獻,讓青藏高原各族群眾生活更加幸福安康。
刷新珠峰極高海拔氣象記錄空白。
從20世紀50年代至今,我國在青藏高原進行了多次專項和綜合科考。這次是學科覆蓋面最廣、參加科考隊員最多、采用儀器設備最先進的綜合性科考。此次珠峰科考的一個重要任務,是從海拔5200米到8800米搭建8個氣象站,其中4個在海拔7000米以上,實現珠峰完整的海拔氣象梯度觀測。在珠峰地區架設8個極高海拔自動氣象站是一項巨大的挑戰,也是中國乃至世界科考的創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一套重達50公斤的自動氣象觀測站,在珠穆朗瑪峰北坡海拔8830米處架設成功,實時數據傳回正常。這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自動氣象觀測站,刷新了中國自動氣象觀測站的架設高度紀錄,獲取的實測數據填補了珠峰極高海拔氣象記錄空白,同時也意味著中國珠峰梯度氣象觀測體系初步建成。
突破極高海拔綜合科學考察研究。
青藏高原研究范圍很廣泛,包括地球物理、地質構造、生態、環境等等。近二三十年在國家對重大基礎研究項目的支持下,我國科學研究在某些領域已經在國際上處于第一方陣,譬如冰川變化等氣候變化領域,以及生態領域等。本次“巔峰使命2022——珠峰極高海拔地區綜合科學考察研究”是全球首次在珠峰峰頂實施綜合科學考察研究。除了架設氣象站,登頂科考隊員還完成了利用高精度雷達測量冰雪厚度、采集冰雪樣品、采集珠峰頂部上空大氣等峰頂科考任務,還將嘗試突破浮空艇大氣觀測海拔世界紀錄,到達9000米;追蹤極高海拔大氣污染的輸送并關注科考人員的高海拔適應性。可以想見,隨著研究的推進,這項工作未來會有更多新發現和新進展,將助力我國在科研領域擁有越來越多的國際話語權。
作者:建業(江北區)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采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hualongbaoliao,報料QQ:3401582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