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江評 | 汶川地震14周年 時間撫慰傷痛 見證重生
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04秒,四川汶川發生8.0級地震,山河破碎,舉國同悲。今天,汶川地震14周年,一起緬懷那些逝去的生命,銘記讓我們繼續前行的力量。
逝者已矣,沉痛緬懷。天災終叵測,大愛無疆界,那一幕幕同舟共濟生死與共的情懷,猶在眼前,猶記得危急時刻的生死救援、災難面前的守望相助。15名空軍傘降勇士臨危受命,從5千米高空冒死盲跳,率先空降震中地帶,打通了重災區與外界的聯系通道,給災區帶去了生的希望;16萬中國軍人集結,托舉生命;舍命救護學生的老師,爭相獻血的民眾,傾囊相助的各地愛心人士……各種英雄壯舉,震天撼地,各種愛心事跡,感人肺腑。每一個畫面,在經過14年的歲月沖洗之后,依舊讓人潸然淚下。我們從未忘記,也將永遠銘記。
山河蝶變,致敬重生。時間撫慰了傷痛,也見證了浴火重生,14年過去了,曾經受災的地區在傷痛中奮勇前行,已涅槃重生,煥發出新的活力。重建的汶川,重新規劃的學校和街區,重建的道路橋梁,展示出盎然生機;北川縣城異址重建、平地再起新城,人們在重生的新北川,日子祥和……14年,我們見證了災后重建過程中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家國情懷,感受到了眾志成城的中國力量。14年過去了,我國的防災減災工作也取得顯著成效,構建起了適應地震安全需求的體制機制,全面提升了自然災害綜合防范能力,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最大限度保障了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精神傳承,照亮前路。14年過去了,我們見證了許多人的變化,當年很多被救的群眾,尤其是那些孩子,長大后的他們,有的選擇了穿上白大褂,有的成為了軍人,有的自強不息成為了殘疾人運動員。當年被埋廢墟124小時后獲救的蔣雨航,而今成為了一名消防員,成為了那個拯救他人生命的人;劉佳,成為了軍隊文職護士,曾主動請纓去武漢抗疫救人;饒洪毅,成為了某炮兵旅戰士,積極參與抗洪,支教;王睿在震中失去右腿,而今在殘奧會上奪金;地震幸存者“鋼腿女孩”牛鈺,她跑馬拉松、走T臺秀,獲得第25屆“四川青年五四獎章”,她用綁上閃光棒的假肢告訴所有人,失去右腿也可以活得閃耀……他們形容自己是被愛包圍長大的孩子,也想把這份愛傳遞出去,傳承精神,感恩回報社會。而他們的成長和取得的成績,又何嘗不是對所有人的慰藉和激勵。
5月12日,于汶川地震發生后的第二年被設立為“全國防災減災日”,銘記,是為了讓我們更加珍惜現在和未來。一場災難,改變了太多人的人生,也教會我們生命的珍貴;一次以生命為代價的成長,教會我們在困難面前挺直脊梁,不拋棄不放棄。
14年前,我們生死不離;如今,這片土地生生不息。緬懷逝者,致敬重生,勇毅前行,才能創造更多生命的奇跡!
作者:楊光志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采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hualongbaoliao,報料QQ:3401582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