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評線】兩江評 | 辦好家庭教育這件“大家”的事
日前,全國婦聯、教育部聯合發出通知,部署開展全國首個家庭教育宣傳周活動。宣傳周期間將以“送法進萬家 家教伴成長”為主題,面向廣大家庭廣泛開展家庭教育宣傳展示和主題實踐活動,積極回應家長育兒困惑,傳播科學家庭教育知識、理念和方法,引導廣大家長切實承擔家庭教育主體責任。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做好家庭教育,關乎孩子健康成長,也關乎國家和民族的未來。“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要給孩子講好‘人生第一課’,幫助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今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規定,每年5月15日國際家庭日所在周為全國家庭教育宣傳周,旨在有力推動家庭教育促進法宣傳實施,營造全社會重視支持家庭教育的濃厚氛圍,提升家長依法帶娃、科學育娃的能力。
守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家庭教育是不容缺失且必須重視的一環。隨著我國經濟持續快速發展,社會轉型速度加快,傳統的家庭結構和功能發生深刻變化,家庭教育存在的問題日益凸顯,引起了社會廣泛關注。今年的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顯示,2021年,檢察機關針對監護人侵害行為,支持起訴、建議撤銷監護人資格758件,同比上升47.8%;針對嚴重監護失職,發出督促監護令1.9萬份。“尊重未成年人人格尊嚴,保護未成年人隱私權和個人信息,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權益”“親自養育,加強親子陪伴”“共同參與,發揮父母雙方的作用”“平等交流,予以尊重、理解和鼓勵”……翻開家庭教育促進法,這些具有普適性的方式方法,既體現了對家庭主體地位的尊重,也體現了法律的促進、指引作用。在此基礎上,不同家庭根據自身情況因材施教、分類施策,才能靈活應對好家庭教育面臨的種種情形,構建起平等和諧的親子關系,實現父母和孩子互相促進、共同成長。
家庭教育是“大家”的事、法治的事。無論是落實家庭教育促進法,還是用好家庭教育典型案例,都需要社會廣泛持久參與。組織開發一批家庭教育“應知應會”宣傳語、電子海報、折頁等宣傳產品,開設一批家庭教育宣傳周專題專欄,刊發一批專家署名文章和解讀視頻,宣傳一批科學教子家庭典型,推動家庭教育促進法家喻戶曉,引導家長把法律規定轉化為自覺行動;聚焦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開展家庭教育精品課程進萬家活動,舉辦家庭學校社會協同育人論壇講座、家教家風主題展覽、家庭教育公開課等,充分發揮中小學、幼兒園以及各類家長學校作用,宣講“雙減”政策和措施成效,線上線下提供家庭教育指導服務,引導家長尊法學法守法用法……樁樁件件都有利于加快完善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體系的構建,促進形成學校、家庭和社會融為一體的教育合力。
“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庭教育是教育的開端,關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和家庭的幸福安寧,也關乎國家發展、民族進步、社會穩定。認真貫徹落實家庭教育促進法,發揚中華民族重視家庭教育的優良傳統,堅持立德樹人,尊重未成年人身心發展規律、個體差異、人格尊嚴,貫徹科學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促進未成年人健康成長,就一定能夠促進家庭教育高質量發展,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作者:蒼月(渝北區)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采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hualongbaoliao,報料QQ:3401582423。)